氨氮的影响(二)

 行业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1-04-28 17:03:35
氨氮的影响(二)

       关于氨的毒性,以前常以总氮(NH3+NH4+)的浓度表示,然而在pH值等水质条件不同时,即使总氨量一样,毒性也可能相差很大,而用分子氨浓度表示毒性,就更为确切。养殖水域离子氮允许的浓度为每升5mg氨,而分子氨在每升0.2~1mg氨浓度时,就对大多鱼类产生危害。

 
      养殖水域分子氮浓度允许的值仅为每升0.1mg氮。渗进生物体内的分子氮(NH3),将血液血红蛋白分子的Fe2+氧成为Fe3+,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,使呼吸机能下降。氨主要是侵袭粘膜,特别是鱼鳃表皮和肠粘膜,其次是神经系统,使鱼类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;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,严重的发生肝昏迷以致死亡。即使是低浓度的氮,长期接触也会损害鳃组织,出现鳃小片弯曲、粘连或现象。
 
亚硝酸盐及其毒性
 
       亚硝酸盐是硝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的间产物,水体溶氧缺乏,水性偏酸,加重了亚硝酸盐的毒性。此外在秋冬季节,池塘水温的突然变,也会阻碍硝的作用,使亚硝酸盐的浓度增。亚硝酸盐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,由鳃丝进入血液,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铁血红蛋白。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,而铁血红蛋白不具备这种功能,从而导致养殖生物缺氧,甚窒息死亡。一般情况下,当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.1mg/1,就会对养殖生物产生危害。

 
硝酸盐
硝酸盐

 
硝酸盐氮及其危害
 
        一般认为硝酸盐对水生动物没有不良影响,其实在水体硝酸盐的浓度较(60mg/)、时间较长时,也有一定的危害。较浓度的硝酸态氮,如果不能及时被微生物或植物吸收转为其它形式带走,一直会处于三态氮的动态循环,一旦水体溶氧不足,随时都会转入反硝过程,又以氨氮、亚硝酸盐的形式危害水生动物。温室大棚缺乏光照的育苗与养殖水体,排污换水不及时氮氮不易脱离出水体,诱发出种种病害,致使太多的养殖与育苗生产不成功或失败。如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养缇、养登及部分虾蟹育苗产业大起大落,长期难以摆脱困境,与水体有机物质转不畅、自然生境模仿不成功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。

推荐阅读:《
库巴鲁总氮激活菌101—反硝化细菌》